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产经观察)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不少人会选择定期体检。您听说过给城市“体检”吗?
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3%,一些城市在发展中面临着人口过密、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等短板,需要及时补足、更新优化。“过去,城市以大规模增量建设为主,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城市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需要了解群众诉求、听取各方意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表示,城市体检正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
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北京市率先开展城市体检,到今年样本城市数量已扩大至59个,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基本建立。城市体检,都“检”哪些指标?如何通过体检发现“病灶”、开出“药方”?记者日前赴重庆、成都等地进行了采访。
检什么——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等8方面65项指标
“自学了一个多月,我每天下午都约朋友来玩。”12岁的成都少年唐鑫鉴脚踏滑板,在坡道上惬意玩耍。他的“滑板馆”既不在公园广场、也不在健身场馆,而在和家仅一条马路之隔的成都成华区府青路三段立交桥下。
不仅是滑板区,这个全长约1公里、平均宽度18米的空间,还设置了篮球场、羽毛球场、游乐区等场地,并且运用花卉绿植、灯光照明进行装饰。如今,这里已成周边居民常去运动休闲的打卡点。
桥上车水马龙、桥下别有洞天,“灰色高架桥”是如何变成“绿色运动场”的?
“我们在城市体检中发现,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适宜群众就近健身需求的设施配置等存在较大短板。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综合体检数据进行交叉比对,探索利用城市剩余空间打造‘金角银边’。”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园林绿化处工作人员邓静介绍,为充分保障安全,运动空间外侧还增设了安全栏杆,两侧道路新增了红绿灯、限行标志等。
邓静所说的两项短板,分别属于城市体检中的生态宜居和健康舒适指标。目前,城市体检建立了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等8方面65项指标。比如交通便捷方面,就包括建成区高峰期平均机动车速度、城市常住人口平均单程通勤时间、专用自行车道密度等7项指标。
“城市体检试点工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3年多来,指标体系发生了不少变化,既调整了工业遗产利用率等数据获取较为困难的部分指标,也适应形势增加了部分指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杨宏毅介绍,比如今年为突出底线管控要求,增加了新建建筑高度超过80米的住宅数量、城市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等指标;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增加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社区低碳能源设施覆盖率、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等指标。
从2020年36个样本城市的体检结果看,不少城市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以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为例,与国际上一些大城市的55%相比,上海、广州等城市高出5个百分点以上。体检结果也反映出,部分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比如,36个样本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未达标,其中有9个城市低于30%;28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分担率不足30%;停车问题较突出,32个城市的老旧小区停车位与小汽车拥有量之比不足80%。
谁诊断——城市自体检、第三方体检和社会满意度调查相结合
“坐标南岸区锦绣前程小区——门口这条路是附近小学生上学的必经路,车流量大,存在安全隐患,希望能修一条人行通道”;
“坐标渝中区康德糖果盒小区——周边有卫生服务站,但缺养老服务站,建议社区成立服务站,解决独居老人就餐问题”……
这是今年重庆市城市体检中1.3万条居民提案里的几条。社会满意度调查是城市体检的方法之一。在住建部委托第三方设立的城市体检信息自采集平台上,居民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定位所在小区、分门别类提出相关建议。
不仅如此,平台还设计了调查问卷,包含“您对所在城市房价的可接受程度”“您周边地区在大雨天气后内涝积水严重吗”“您认为您上下班路上花费时间长吗”等问题。为了拓宽满意度调查范围,样本城市各显神通。
“我们在机场、地铁站、核心商圈等地布点宣传,并且深入社区指导问卷填报,目前已完成问卷6万余份,在样本城市中排在首位。满意度调查完成后,我们将市民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推动限时销号解决。”重庆市住建委副主任杨治洪介绍。
如果说社会满意度调查是偏主观的定性体检,类似中医“望闻问切”,那么借助遥感、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第三方体检,则更偏定量,好比西医的影像和化验检查。
“第三方城市体检数据重点结合城市遥感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辅以社会调查自采集数据等。比如新建住宅建筑高度超过80米的数量指标,我们会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片来测算;社区便民商业服务设施覆盖率,可以借助在线地图APP计算便民超市、快递点等服务设施对建成区的覆盖度。”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秘书长林澎举例。
给城市体检,最难的是数据。林澎举例说,一些指标的数据不好获取、代表性不明显;开展社会调查之初,一些地方主要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事业单位人员中开展,影响了数据的全面性、客观性。
无论是社会满意度调查还是第三方体检,为的是在城市自体检工作的基础上,对相关指标进行交叉分析,确保客观准确。自体检,就是各样本城市自己体检、自己查找问题,并且在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增加特色指标。比如重庆,就增加了人均“山城步道”长度、菜市场/生鲜超市15分钟步行覆盖度等,拓展了体检的分析维度。
自己查找问题,城市能有积极性吗?“刚开始有些不理解,觉得体检实际意义不大。后来发现,这其实能促进此前碎片化数据和资源的有效整合,为政府建设项目等提供综合依据,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决策。”成都市体检办工作人员田乐说,几年下来,城市体检为工作推进提供了很大帮助,大家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咋“治疗”——“照方抓药”、建立机制,有针对性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最堵的时候,我们的拥堵指数超过春熙路,人和车根本走不动。”对比现在周边清清爽爽的路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黄进直言变化很大。
2019年,针对城市体检中反映的“路网密度不足、道路拥堵”问题,成都市有关部门给华西医院做了一场交通“大手术”——在医院一公里外的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建设有1400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同时修建地下通道,就诊病人乘坐免费摆渡车就能到达医院附近;撤出占道停车泊位、设置公交站专用道、改造交通动线。一系列举措,让华西片区的交通状况明显改善。
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城市体检怎么就给“治”好了?“我们之前也尝试过,但因为治堵涉及住建、交管、医院、轨道公司等单位,较难协调。”在成都市住建局局长张樵看来,成都成立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将城市体检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明确时间表并加强督查督办力度,使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目前各地对城市更新工作热情很高,但也遇到一些难题,比如更新什么、怎么更新,通过城市体检,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杨宏毅说,各地应根据查找出的“城市病”照方抓药,把城市体检结果作为编制“十四五”城市建设相关规划、城市建设年度计划和建设项目清单的重要依据。
确保体检结果落地见效,试点城市在积极探索:成都提出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并将体检问题整治任务纳入城市机会清单;重庆形成了“城市治理项目方案”,向相关市级部门提出了48项工作建议;长沙实行“无体检不项目、无体检不更新”,按照全面改造、综合整治、功能改善、历史文化保护四大类推进重点片区城市更新……
“要通过城市体检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诉求、愿望和期待,及时将涉及城市风险防控、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急事难事列为优先项目。”杨宏毅表示,下一步,住建部将组织第三方机构综合评价我国城市发展状况和水平,适时发布年度城市体检报告。
--------------------------------------------------------------------------------------------------------------------------------------------------------------------------------------------------------
免责声明
本网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