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城市更新领域迎来政策“升级包”!一系列新规密集落地,从老旧小区改造到社区功能升级,从历史文化保护到城市韧性建设,每一项都关乎城市的未来面貌,这篇文章带你了解新政核心。
《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 作为核心政策文件,为全国城市更新划定了“路线图”。
• 核心目标:转变城市开发模式,构建可持续更新机制,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 关键原则:坚持“人民中心”,把居民需求放在首位;强调规划引领、文化保护,拒绝“一刀切”,因地制宜推进更新。
• 重点任务:涵盖建筑改造、老旧小区整治、完整社区建设、城市功能完善等八大领域,从住房安全到社区便民,全方位提升居住体验。
钱从哪里来?《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通知》 给出答案:中央财政通过竞争性选拔,对入围城市给予定额补助,重点支持两类项目:
• 老旧小区改造、危旧住房加固等民生工程;
• “平急两用”设施、适老化改造等城市韧性建设项目。地方也将加大投入,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让更新项目“有钱办事、办好事”。
城市更新不是“乱拆乱建”,《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导则》 明确规范:
• 建立“城市体检—专项规划—项目实施方案”全流程机制,先查问题、再定方案;
• 要求保留历史文脉,避免大拆大建,老旧厂房、工业遗产可“变身”文创园、便民空间;
• 强调“完整社区”建设,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落地,买菜、养老、健身在家门口就能解决。
各地正出台细则让政策“接地气”,以 《天津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送审稿)》 为例:
• 推行“城市体检”制度,精准排查老旧小区管线老化、停车难等问题;
• 城中村改造“一村一策”,既消除安全隐患,又保留乡村特色;
• 鼓励加装电梯、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让老小区“逆生长”。
居住更舒心:老旧小区换管线、装电梯,危房改造有保障;
• 生活更便利:社区菜场、健身房、托育点就在身边,“步行15分钟”搞定日常需求;
• 城市更有温度:历史建筑被保护,工业遗产变网红打卡点,老城区留住“烟火气”;
• 安全更放心:地下管网升级、防洪内涝治理,城市应对灾害更“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