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谈一谈做企业的一点感想,为了避免偏离主题,故标题加了“城市更新”做定语。因为操盘城市更新的通常为地方政府性平台公司,行业术语称为城市更新统筹主体或实施主体,当然也有一些市场化企业。但无论政府性平台公司还是市场化企业,都是市场主体,都要遵循企业内在的运作逻辑,否则不仅会导致项目失败,而且还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
城市更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城市更新企业必须具备一些能力,或者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诚然,我不是企业家,也没有单独做过企业,只是曾在一家国企集团的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这里仅仅将我的所思、所想、所感供大家交流,甚至批判。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工作,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有两点:
一是学会怎么做董事长;
二是如何构建商业模式。当然,现在很多国企董事长,乃至经营班子都是上面任命的,并不是由市场遴选的,对此这里不作述评。其实,无论国企还是民企,企业的一把手,通常是董事长,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经营业绩、企业文化,甚至是生死存亡。现在还是说回城市更新,城市更新企业需要具备的两项重要能力:
一是投资决策能力;
二是运营管理能力。当然,还可以列举出其他许多能力,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这两项能力,因是个人观点,这里不接受反驳。曾经遇到一位集团董事长,深以为曾经在政府部门从事行业管理,刚到企业也是自信满满,准备临近退休到行业内企业再发挥光芒,当然这也是一种情怀。但是几年下来,企业始终突破不了瓶颈,得不到发展。
当然,这里不是去评价这件事,而是要从中悟到一些东西。重点说一下投资决策能力,对于国企,虽说是班子集体决策,但最终还是董事长负责制。投资决策失败可能会毁掉一个企业,大家可以看到,对于成功的企业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能够减少甚至避免投资决策失败。投资决策能力要求符合企业战略,具备系统思维、底线思维、闭环思维,加强风险防控,这里还可以列举很多。
当然这些都非常重要,但我认为造成投资决策失败的往往是由决策者的主观心理和认知局限导致的,如一味讲情怀和梦想的董事长,外表看似很光鲜亮丽的项目,下属为了迎合董事长而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缺乏行业认知、专业技能、系统思维和闭环思维的决策团队等。但决策失误归根结底还是由人的主观心理和认知局限导致的,无论国企还是民企,都应主动避免人的这些非理性因素。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非理性行为,大家如有兴趣可以去读一读相关书籍,相信会对我们提升决策能力有所帮助。篇幅原因另一项运营管理能力这里先不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