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400-180-8628
热点聚焦 > 内容页
时间:2024-07-25 13:41
来源:
基于城市更新视角的城市市容环境提升研究
【导读】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聚集体,全世界过半的人口居住、生活、工作在城市中,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聚集体,全世界过半的人口居住、生活、工作在城市中,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城市的发展,是不断地进行改造、更新的过程。


城市更新的目的就是让城市市容环境更宜居、更人性、更智慧,让人们群众生活在城市里更舒心、更安心、更幸福。城市更新伴随城市的整个发展过程,是城市进行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式。通过各种城市更新改造活动,有利于改善城市市容环境,促进城市品质发展。实施城市更新,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对于全面提升城市市容环境质量、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国内外城市更新实践


(一)国外城市更新实践


1958年8月,荷兰海牙召开研讨会,首次提出了旧城改造的相关概念。会议指出,要在老城区有计划地实施城市更新改造,对土地进行重新利用,重新建设社区。20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改造活动的重点放在了市中心老城区拆迁重建和贫民窟的清理拆除上。最初的改造活动方式单一,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对于改造过程中的各方矛盾冲突缺少重视。一刀切的大规模拆除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发展问题,改造活动未达到预期效果,相反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城市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城市更新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


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是城市更新领域的持续研究热点,通过相关研究,城市形象及其发展轨迹得到更多关注,从而推动城市更新更好地进行。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步意识到大规模城市改造的弊端,总体上进入小规模的城市再开发利用阶段,城市更新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国外发达国家纷纷兴起城市更新行动,以此来治理和改善城市发展问题。


(二)我国城市更新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政策制度建设、规划体系构建和实施机制完善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效,推动了城市产业升级、社会发展、空间品质提升和功能结构优化。刘强等人通过对城中村认知与改造的发展历程,发现对城中村的认知由消极向积极转型,改造研究在形式、模式、思路上嬗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经过三四十年的飞速发展,很多城市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城市更新改造”已从“零星改建”进入到“规模化更新”阶段,也从“大拆大建”进入“存量提升”阶段,需要不断从城市更新的制度架构、合作机制、资金来源、绿色低碳等方面改进完善。


2000年以后,随着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国内学者开始注重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城市建设,对于“棚户区改造”“城市更新”有了新的理解,更加注重城市整体发展。2008年以来,我国开始大范围进行各类棚户区改造等城市更新活动,有效改善了贫困居民的住房条件。同时,我国引入国家主导的金融化,通过国家棚户区改造计划注入低息、稳定、长期贷款以促进城市再开发,城市更新也有了全新的内容。“十三五”期间,棚户区改造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棚户区改造发展的政策文件,包括棚户区改造相关的土地、税费等配套优惠政策,将棚户区改造工作与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结合起来。


“十四五”以来,城市建设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发展也从大拆大建阶段进入高品质更新提升阶段,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尊重人民群众意愿,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坚持“留改拆”并举,注重城市功能和城市品质提升,重点在老城区推进以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等“三区一村”改造为主要内容,探索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为主要模式的城市更新改造,进一步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工作指明方向。

返回【热点聚焦】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