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财政真金白银支持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实施行动的补贴标准是,东部地区每个入选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入选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0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入选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直辖市每个入选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
哪些城市可以获得城市更新行动中央财政补贴?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城市选拔采取竞争性评审的方式选拔确定,重点向基础工作扎实、条件具备、积极性高的城市倾斜。选拔将经过4个环节:一是省级推荐。省级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照申报工作要求,择优推荐本地区符合条件的城市参与评审,组织编制工作方案,并提供必要的支撑材料。直辖市可由城市政府有关部门直接申报。二是书面评审。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对城市申报方案进行审查。按照120%差额比例确定进入现场答辩的城市名单。三是现场答辩。进入现场答辩的各城市派员参加公开答辩,具体要求另行通知。四是集中公示。综合书面评审和现场答辩得分情况,确定入围城市。入围城市经过公示,无异议的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存在违规行为并经查实的,取消资格。
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方向主要投向城市更新的样板项目建设和机制建设。
重点样板项目方面,包括城市供排水、燃气、供热等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和经济集约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建设等;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筑垃圾治理、综合杆箱、危旧桥梁、机械停车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历史文化街区、老旧小区、口袋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等既有片区更新改造,注重文化、旅游、餐饮、休闲娱乐等一体打造,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
机制建设方面,包括项目储备和生成机制;资金安排和筹措机制;用地保障和审批机制,包括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规划制度,适用于改造类项目的城市更新项目审批制度,城市更新有关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等。中央财政资金可用于上述三类机制建立过程中的相关支出。
据了解,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工作的范围为大城市及以上城市,共评选不超过20个城市,主要向超大特大城市以及黄河、珠江等重点流域沿线大城市倾斜。每省(区、市)可推荐1个城市参评。申报城市需同时满足以下基础条件:建立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机制,并制定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工作方案,具体实施范围集中在城市老城区;城市财力应满足城市更新投入需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低,不得因开展城市更新形成新的政府隐性债务;2023年(含)以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未出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或重大负面舆情事件。